一、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二、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等养老基金、慈善基金等社会公益基金;
2、依法设立并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如果您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资料,即表明您声明及保证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为“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对您适用的司法区域的有关法律及法规,同意并接受以下条款及相关约束。如果您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或不同意下列条款及相关约束,请勿继续访问或使用本网站及其所载信息及资料。
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应详细审阅产品的发售文件以获取进一步资料,了解有关投资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并寻求适当的专业投资和咨询意见。产品净值及其收益存在涨跌可能,过往的产品业绩数据并不预示产品未来的业绩表现。本网站所提供的资料并非投资建议或咨询意见,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及资料作出投资决策。
与本网站所载信息及资料有关的所有版权、专利权、知识产权及其他产权均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概不向浏览该资料人士发出、转让或以任何方式转移任何种类的权利。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3.07万亿美元。2016年和2017年这个数字分别是3.01万亿和3.14万亿美元,也就是说最近三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几乎没有增加。再往前追溯,在2014年中国外汇储备达到了历史峰值的3.84万亿美元,次年的2015外汇储备大幅缩减至3.33万亿美元。自2014年以来五年间,中国外汇储备减少了将近8000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也不用过分展开。
在外汇储备收缩最严重的2015年恰逢人民币汇改,全年人民币汇汇率相较上年贬值1.4%,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一美元兑6.2284元人民币。而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人民币汇率全年波动区间在6.243至6.977之间。数据很直观,在2018年人民币不仅贬值加速跌幅较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18年离破7一度仅一步之遥,且波动率也创下了过去十年最大水平,最大波幅扩大至11.7%。假如没有央行的直接出手干预,逆周期调控工具频繁出手,2018年年底人民币汇率是否还能相对“坚挺”?留给诸位自己思考。
现在市场上看多人民币的观点不少,看官都有点犯晕,说好的人无贬基结果跌跌不休,到今天为何市场就开始乐观?我不是经济学家既不敢也无能力给出专业的分析和判断,但我只说两点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第一点是,业界普遍认为,央行无意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直白说消耗外汇保人民币汇率的考量太不经济,央行更多是通过提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而非直接干预的手段,那么很难想象如此巨大体量的经济体和外汇水平可以通过政策干预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点是,中国外汇管理局官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中国外债1.91万亿,也就是说中国如今3万亿出头点的外汇储备里将近三分之二是外债。同时,这1.91万亿外债中短期债务占了63%,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由2016年3月的26%上升到去年9月的39%。导致中国短期外债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过去两年中美两国间的利差,中国企业大举境外融资;同时“带路”国策也是外债攀升的重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今明两年将是我国外债偿还高峰期。
据外资投行估计,如果将官方未列入计算的的项目一并统计,我国外债规模当前可能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不管这个数据是否可信,但来自外汇管理局官网的数据就足以表明:第一中国外汇储备过去三年几乎未有增加,但外债水平尤其是短期债务在快速攀升。第二今明两年中国进入到外债偿还高峰期。第三央行恐怕就是有心也无力通过直接干预的手段保汇率。那么偿债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外汇储备规模(或者说外汇净资产)的下降,那么人民币怎么走,你怎么看?
最后我们再说一点。当前中美贸易谈判磋商仍在关键的敏感期,在此阶段央行有意维稳人民币汇率不给美国以操纵汇率口实,在逻辑上是通顺的。但是如果中美贸易谈判结果不如人意,一方面是脸皮可能就此撕破不再刻意对美国示好,一方面是现实的外贸出口压力加剧可能也会导致汇率的贬值。
从心情上理解,中国意欲稳定人民币汇率不仅关乎经济宏观,也关乎社会信心和预期的稳定。人民币汇率究竟能不能挺住,未来为什么看好人民币汇率,除了经济真正见底,恐怕很难有真正令人信服的答案。